一、基本結(jié)構(gòu)
?夾套層設計?
夾套包裹反應釜主體,內(nèi)置導熱油循環(huán)通道,通過外部油浴鍋實現(xiàn)均勻加熱或冷卻。
部分型號采用環(huán)形擾流夾套設計,提升熱交換效率。
?主體材質(zhì)?
釜體可選不銹鋼(304/316L)、哈氏合金(HC276)或高硼硅玻璃,兼顧耐腐蝕性與耐壓性。
接觸物料部件多采用四氟或陶瓷材質(zhì),避免化學反應污染。
?攪拌系統(tǒng)?
配備機械攪拌或磁力攪拌裝置,支持50–2200 RPM無級調(diào)速,適應不同黏度物料的混合需求。
?溫控系統(tǒng)?
集成PID智能控溫模塊,精度可達±1℃,部分支持程序段升溫/降溫。
加熱功率覆蓋500W–1000W(視容積調(diào)整),最高使用溫度達300℃。
?密封與安全?
采用機械雙密封或改性四氟密封組件,確保高壓(≤10MPa)條件下的氣密性。
夾套外層設置隔熱防護層,防止操作人員燙傷。
二、核心功能與特點
?溫度控制范圍廣?
支持-80℃至300℃寬溫區(qū)操作,適用于低溫合成與高溫反應。
?模塊化設計?
可靈活搭配冷凝回流裝置、恒壓滴加漏斗或在線過濾模塊,擴展功能如溶劑回收、固液分離等68。
?緊湊性與安全性?
體積小巧(如1000ml型號尺寸約330×350×750mm),適合實驗室桌面操作。
配備防爆膜或泄壓閥,部分型號支持USB數(shù)據(jù)導出,便于實驗過程追溯。
三、典型應用場景
?實驗室合成?:如多肽固相合成、納米材料制備、催化反應等。
?中試工藝驗證?:適用于聚碳酸酯、合成氨等工藝的小規(guī)模模擬與優(yōu)化。
?教學與科研?:用于高?;蚱髽I(yè)研發(fā)部門的化學實驗教學、反應動力學研究等。
一、基本結(jié)構(gòu)
?夾套層設計?
夾套包裹反應釜主體,內(nèi)置導熱油循環(huán)通道,通過外部油浴鍋實現(xiàn)均勻加熱或冷卻。
部分型號采用環(huán)形擾流夾套設計,提升熱交換效率。
?主體材質(zhì)?
釜體可選不銹鋼(304/316L)、哈氏合金(HC276)或高硼硅玻璃,兼顧耐腐蝕性與耐壓性。
接觸物料部件多采用四氟或陶瓷材質(zhì),避免化學反應污染。
?攪拌系統(tǒng)?
配備機械攪拌或磁力攪拌裝置,支持50–2200 RPM無級調(diào)速,適應不同黏度物料的混合需求。
?溫控系統(tǒng)?
集成PID智能控溫模塊,精度可達±1℃,部分支持程序段升溫/降溫。
加熱功率覆蓋500W–1000W(視容積調(diào)整),最高使用溫度達300℃。
?密封與安全?
采用機械雙密封或改性四氟密封組件,確保高壓(≤10MPa)條件下的氣密性。
夾套外層設置隔熱防護層,防止操作人員燙傷。
二、核心功能與特點
?溫度控制范圍廣?
支持-80℃至300℃寬溫區(qū)操作,適用于低溫合成與高溫反應。
?模塊化設計?
可靈活搭配冷凝回流裝置、恒壓滴加漏斗或在線過濾模塊,擴展功能如溶劑回收、固液分離等68。
?緊湊性與安全性?
體積小巧(如1000ml型號尺寸約330×350×750mm),適合實驗室桌面操作。
配備防爆膜或泄壓閥,部分型號支持USB數(shù)據(jù)導出,便于實驗過程追溯。
三、典型應用場景
?實驗室合成?:如多肽固相合成、納米材料制備、催化反應等。
?中試工藝驗證?:適用于聚碳酸酯、合成氨等工藝的小規(guī)模模擬與優(yōu)化。
?教學與科研?:用于高?;蚱髽I(yè)研發(fā)部門的化學實驗教學、反應動力學研究等。